湖北

如何评价湖北黄石这个城市?

题主湖北宜昌人,即将去湖北黄石读大学。请问黄石这座城市怎么样,对于我这种大学生来说的话。另外, 湖北师范大学怎么样…
关注者
188
被浏览
525,448

57 个回答

“……如何穿越过去的苦难与辉煌,迎来下一个春天,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力量。”

1889年12月,长江上呼啸的寒风,依然如往年冬天一般凛冽。52岁的张之洞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从广州赶往武昌。彼时的中国南方还不曾修筑铁路,这趟若在今日乘坐高铁只需4个多小时的路途,却花了他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身处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面对一个亟待图强的国家,这位刚过天命之年的朝廷重臣临危受命赴任湖广总督,主持修建从卢沟桥通向汉口的卢汉铁路。

2.图为京广铁路石家庄南站编组场,当年的卢汉铁路是今天京广线中的一段,摄影师@石耀臣

尽管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不仅造不出一钢一轨,甚至没有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山,但张之洞的决心却十分坚定,哪怕举全国之力、耗费十数年建造,也要开发中国自己的铁矿,建成中国自己的铁厂。

中国铁虽不精,断无各省之铁无一处可炼之理。
晋铁若万不能用,即用粤铁;粤铁如亦不精不旺,用闽铁、黔铁、楚铁、陕铁,皆通水运。
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引自《张文襄公公牍稿》

42个月后,历经勘矿、选址、建厂种种波折,中国近代的第一把钢铁之火终于在湖北大地上熊熊燃烧。来自大冶的矿石被运至汉阳熔炼成钢,一个民族的工业梦想似乎终于出现了曙光,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铁厂。

3.大冶铁矿矿山,这里曾产出上亿吨铁矿,留下的矿坑最大垂直高差达444米,注意下图左上角的建筑,图片来源@VCG

然而,相较作为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大冶这个名字却几乎是“名不见经传”。其今天所属的湖北黄石市也不为大众所熟知。

4.下图为黄石市位置,其中大冶是其代管的县级市,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下图为黄石市位置,其中大冶是其代管的县级市,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这座城市究竟何德何能,在那个救亡图存的时刻,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是巧合吗?是运气吗?

也许都不是。

这座城市注定的使命,乃至未来的命运轨迹,早在数千年前甚至上亿年前便已经悄然展开了序章。


1.大地的馈赠

20世纪70年代初,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动工、第一条地铁通车、两万吨巨轮下水……中国大地上的工程建设可谓如火如荼,对金属、燃料、建材等的需求更是愈发迫切。但就在此时,在全国六大铜矿基地之一的黄石,一座大型铜矿的开采却多次戛然而止。

在开采中,大量古老的矿渣、铜器炼炉、竖井、巷道被考古人员发掘,一座深埋地下的古铜矿遗址终于重见天日。

5.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摄影师@何戈

虽然目前的发掘面积仅是整个遗址的冰山一角,但已发现竖井、盲井231个,

6.古铜矿遗址的竖井复原,摄影师@陳顯耀

平巷、斜巷共100条。

7.古铜矿遗址的平巷复原,摄影师@陳顯耀

矿井和巷道的四周均以木框架结构进行支护,防止四周的围岩崩塌。它们彼此连通、错综复杂,一个古老而宏大的地下世界,就这样展现在世人眼前。

8.铜绿山古铜矿复原图,制图@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最令人们震惊的是,遗址的年代之古老,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而遗留下来的约40万吨炉渣中,含铜量却仅有0.7%,几乎堪比现代冶炼水平。这就意味着从商周、春秋、战国至西汉持续1000多年的岁月里,约10万吨高质量的粗铜,源源不断地从这座矿山运往四面八方,铸造出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

9.铜绿山附近仍在开采的铜矿,摄影师@秀晨枫

实际上,这次中国矿冶史上前所未有的发现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毕竟这片土地上是矿藏十分丰富,泥土岩石也难以掩盖其光彩,这也注定着它必将吸引人类的目光。

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铜绿山”一名的来历,引自清同治六年《大冶县志》

随着一代代矿勘人员的努力,一个矿藏王国的图景愈发清晰。到了2017年,整个黄石市已发现各类矿产79种。若论资源储量,富铁矿全省第一,铜矿全省第一,金矿全省第一,天青石全省第一,硅灰石全省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10.黄石市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丰富的矿产令,此地3000余年来炉火不熄,但这份来自大地之下的巨大宝藏,早已沉睡了更加漫长的岁月。

大约2亿年前起,强烈的板块运动持续塑造大地,令鄂东南一带的地壳形成大量褶皱和断裂。

11.大别山,位于鄂东南,黄石市的北面,主要部分海拔约1500米,在2亿年前的板块运动中开始抬升,图片来源@VCG

到了距今1.46-1.26亿年前,在近2000万年的时光里,持续不断的地壳运动令岩浆活动尤其猛烈,直至大量岩浆沿着地壳的断裂上涌,或侵入地层、或喷薄而出,各类矿物元素由此不断富集,最终成为形形色色的矿藏沉眠于大地之中。

12-13.黄石矿博园中的奇石宴,全部“食材”均是各类岩石;自2017年起,黄石每年都会举办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让更多人了解“石头”背后的故事,摄影师@胡海清

而数千年来,前赴后继在此“大兴炉冶”的人们也许很难想象得到,这份宝藏却在亿年后仍然影响着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命运。


2.熔铸的辉煌

① 乱世崛起

时间回到1894年7月,汉阳铁厂的炉火刚点燃一个月,甲午中日战争的炮火便在遥远的黄海上响起。这场战役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让本就入不敷出的清政府愈发窘迫,持续亏本经营的汉阳铁厂刹那间从民族的希望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结果,张之洞翘首以盼的卢汉铁路尚未开工,铁厂却已几乎山穷水尽,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只能四处筹款、挪用、周转,硬是又撑了2年,但情势已然不可逆转,张之洞必须交棒了。

14.铁厂总工程师吕贝尔视察汉阳铁厂,图片来源@湖北省档案馆

江苏人盛宣怀,这位铁厂新任的掌舵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买办企业家,他十分清楚汉阳铁厂的症结所在。作为不可或缺的炼铁原料,汉阳铁厂使用的焦炭超过一半均来自千里之外的唐山开平煤矿,运输成本可谓极其庞大。若要减少成本,就必须寻找新的焦炭来源。

两年后,卢汉铁路终于在坎坷中开工,同年开工的还有江西的萍乡煤矿。待它完工后将和汉阳铁厂大冶铁矿一起,组成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大冶之铁、萍乡之煤炼汉阳之钢。

15.汉冶萍公司格局,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历史证明,联合企业的开办是正确的选择,汉冶萍公司的形势一路向好,大量订单纷至沓来。为了增加产量,建设一座新铁厂迫在眉睫,而这份重责大任则再次交到了大冶的肩头。

16.汉冶萍高炉遗址,摄影师@何戈

早在汉阳铁厂开建前,盛宣怀和张之洞二人便先后勘查过大冶铁矿。这里的铁矿质量之高,是熔炼生铁的绝佳原料。

大冶铁矿质可得六十四分有奇,实为中西最上之矿。其铁矿露出山面者约2700万吨,在地中者尚不计。——引自张之洞1890年勘矿后的报告

更何况,湖北省的第一条铁路铁山运道,已将矿山和港口紧密相连。

17.除铁山运道外,黄石还建有多条老铁路,有的现在仍在运行,下图便是海观山附近的一条,摄影师@何戈

产出的生铁只需沿长江一路向西,便可直通汉阳铁厂。

18.长江黄石段,夕阳之下如同一条“黄金水道”,摄影师@汪泽栋

然而汉冶萍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张之洞便溘然长逝,他再也看不到继汉阳铁厂后,大冶铁厂的年产铁量突飞猛进,占比高达全国30%以上。

于是这座城市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也成为民国初期中国唯一个同时拥有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机械、电力的重工业基地。

19.华新水泥厂遗址,其前身是1907年开办的湖北水泥厂,摄影师@胡海清

他再也看不到,自己呕心沥血20年的工厂,未来将为卢汉、津浦、正太陇海、沪杭甬、粤汉、株萍以及南浔、广九等多条铁路干线铸造中国自己的钢轨,那个“铁道立国”的遥远梦想如今正在实现。

20.截至1922年底,中国大地上30%以上的钢轨都出自汉冶萍,下图为汉冶萍公司大门的复原,摄影师@何戈

到了抗日战争期间,从大冶厂矿、湖北水泥厂、汉阳铁厂等大型工厂中拆运的数千吨设备纷纷向西南大后方撤退,工业的种子随之从这里走向全国。在重庆、云南、湖南等地,大量钢铁厂、铁矿、煤矿、纱厂、造纸厂、水泥厂如同雨后春笋,西南工业基地开始崛起。

② 新的使命

新中国诞生之初,中国大地上百废待兴,一首朝气蓬勃的童谣传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依然代代相传——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然而却极少有人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还描述了一座城和一个时代的往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春天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童谣《小燕子》的歌词起初由王路先生在黄石创作,后经作曲家王云阶修改作曲,其中第二段歌词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轰轰烈烈的工厂建设,下为歌词全文

那时黄石的钢产量已超过中南地区五省二市的总和,这座仅次于武汉建市的地级市,将继续承担起一个渴望现代化的国家赋予它的使命。

21.今天的新冶钢工厂生产线,其前身为1913年创办的大冶铁厂,后称大冶钢厂/大冶钢铁厂,图片来源@VCG

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冶铁矿首次投产,此时距离张之洞雄心勃勃地来到湖北,已经过去了近70年。历史何其相似,曾经的大冶铁矿是汉阳铁厂的粮仓,如今的大冶铁矿经由同年竣工的武黄铁路,再次成为武汉钢铁厂的粮仓。

22.1953和1958年,毛主席五年内曾两次来到黄石,大冶铁矿也是其唯一视察过的铁矿山,摄影师@何戈

但历史又何其不同,在筚路蓝缕的岁月里,因为技术落后、筹款困难、焦炭匮乏,造出一条合格的钢轨就已然举步维艰,而数十年后乱世中崛起的黄石,已成为全国十大铁矿基地、湖北最大的煤炭基地、拥有“远东第一”的水泥工厂。

▼(请横屏观看)

23.废弃的大冶铁矿厂房,摄影师@陳顯耀

时至今日,工业依然占据黄石GDP的半壁江山,而其中83%的贡献均来自重工业,堪称黄石最强大的经济引擎。从风雨里一路走来的重工业巨擘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升级。

24.黄石华电电厂,其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大冶电厂,摄影师@何戈

这里生产的合金钢用途极其广泛,甚至神舟、天宫、嫦娥、歼十等一众大国重器中也融入了“黄石基因”。

25.新冶钢特种钢管生产线,摄影师@邓国晖

而随着黄石港成为长江上第9个对外开放的港口,黄石的轻工业也突飞猛进,大量皮革、织品、服装、酒水从这里走向世界市场,而未来黄石新港的规模将更加巨大,年货物吞吐量几近武汉港的60%。

26.黄石新港,摄影师@何戈

这片土地曾在数千年前,以劈开的山石、燃烧的炉火烘托着华夏大地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曾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多事之秋,开启了一个国家的钢铁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数以万计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计其数的大国重器应运而生,这是这座城市的光辉岁月,而经历了这段苦难辉煌后它又将去往何方?


3. 山河的底色

2008、2009年,大冶市和黄石市依次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和名单中的其他67个城市一样,这些曾耀眼夺目的老工业基地,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下逐渐离开了舞台的中心。但对黄石来说,过去的光芒逐渐消散反而成为了一种机遇,人们的目光终于不再限于工矿和厂房,而是重新投向脚下的土地。

此时人们才恍然意识到,未来的答案、城市的命运早已蕴藏在这片山河的本色中。

27.从黄荆山回望黄石市区,摄影师@何戈

上亿年前的大地运动,在地表之下孕育了广大的矿藏,而在地表之上则创造了一片山河。

28.黄石地形示意,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幕阜山脉在黄石南部隆起,其数条余脉伸入黄石境内,海拔从100至800余米不等。其中,中部的大王山-龙角山余脉平均山势最高,山间烟云朦胧,黄石第一峰南岩山也位列于此。

29.龙角山余脉中的群山,摄影师@何戈

北部的白雉山-铁山余脉,森林遮天蔽日。始建于唐代的弘化禅寺便静静隐于这里的东方山中。紧靠黄石市区的则是黄荆山脉,其中一座“茕茕孑立”峰峦,以断崖绝壁之势扼守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人称西塞山。

30.西塞山,摄影师@何戈

隆起的山脉间,则是众多地势低平的盆地,在其低洼处流水积聚,便可形成千姿百态的湖泊。其中磁湖位于黄石市区内,清晨里青山远黛、碧波沉静。

▼(请横屏观看)

31.磁湖的清晨,摄影师@林刚

夕阳下,万家灯火交相辉映。

32.晚霞下的磁湖,摄影师@林刚

黄石经济开发区内,湖北省园博园坐落于大冶湖畔,1314株硅化木组成的“树化石林”,年年岁岁不改其容。

33.下图为黄石园博园中“树化石林”一角,两棵硅化木仿佛“执手相看”;硅化木,是地史时期的树木被快速掩埋后,因树木成分与地层中的含硅物质发生置换,但树木结构得以保留而形成的木化石,摄影师@何戈

铺满100万株郁金香的花田,却岁岁年年都有不同的色彩。

34.黄石园博园中的郁金香田,摄影师@胡海清

而在阳新县境内,富水与长江交汇处的冲湖积平原地带,网湖成为了167种鸟类的家园或驿站,其中包括白鹳、黑鹳、小天鹅等国家保护鸟类共30种。

35.以上数据来源《湖北省湖泊志(上)》,网湖是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北极鸟类迁徙路线中的重要站点。图为网湖湿地中的群鸟,摄影师@熊勃

它们或立于湖面、或振翅高飞,或形单影只、或成群结队,在落日余晖下如同一幅鲜活的生命画卷。

36.网湖湿地,摄影师@何戈

沿富水溯流而上,则是由人们筑坝拦水、积水成湖的王英水库,上涨的水位漫过丘陵低山,仅剩上千个“山头”出露水面,如同湖中星罗棋布的岛屿,因而也被称为“仙岛湖”。

▼(请横屏观看)

37.王英水库,也称仙岛湖,共有岛屿1002个,摄影师@何戈

水面以上数百米,人们修起巨大的凌空栈道,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38.仙岛湖“天空之城”玻璃观景平台,从悬崖一侧伸出49.5米,图片来源@VCG

过去,人们总会骄傲地称黄石是共和国的钢铁基地、工业摇篮,而如今人们却发现,这片土地上的江、山、河、湖早已为这座城市勾勒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39.黄石市主要自然风光分布,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正所谓

人在山中、山在江中

江在城中、城在湖中

▼(请横屏观看)

40-41.黄石城区全景,右上方的是黄石长江二桥和黄石华电电厂,它们上方的白色水域是长江,近处的蓝色湖水都是磁湖,摄影师@胡海清

4. 未来的选择

然而,对于这个工业基因根深蒂固的城市,这个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几乎从未低于50%的城市,若要寻求转变,需要的不仅是变革的勇气,还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自2009年以来,全市煤炭产量持续削减,水电站、风电场、光伏电场等各类清洁能源开始纷纷登场。

42.阳新县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摄影师@周巍

2013年前后,50余家重污染企业被责令关停或搬离磁湖沿岸,100余千米污水管网完成铺设,133公顷的湖岸绿化建成。曾面临重金属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的磁湖,终于再现了诗人笔下的场景。

43.宋代诗人孔武仲曾在《磁湖安流亭》中描写:“涵虚无边裹,见底皆渌净”;图为磁湖上杭州东路和澄月路交叉口,由于分别种植了香樟和法桐,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摄影师@谷一鸣

2015-2016年,120多家非法开设的矿山、100多家不合规范的模具钢公司以及长江沿岸123个非法泊位码头等,全部被一一拆除。

44.黄石江滩公园,曾建有码头,摄影师@周巍

与此同时,100余个硅灰石、炼焦等项目在申报阶段便被否决,此后全市煤炭企业全部关停,原煤产量重归于零

45.以上原煤产量数据源自《2018年黄石市统计年鉴》;图为江滩上休闲的人们和对面的黄石华电电厂,目前以购进煤炭作为发电燃料,摄影师@何戈

而超过3/4的工业投资则纷纷进入黄石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产业高歌猛进,和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等轻工业一起,支撑着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

46.2017年,黄石劲牌公司的工业产值继大冶有色、新冶钢、华新水泥等老牌工业企业后,位居全市第四;图为劲酒生产线,摄影师@邓国晖

那些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老工厂并没有在大拆大建中彻底走入历史,而是大多在原址上被完整地保留。

黄石北部的铁山中有一个醒目的巨大“天坑”,其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相当于1.5个故宫陷入地底,其落差之大更是高达444米,几乎可以将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完全放入其中。

▼(请横屏观看)

47.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矿坑,现已成立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摄影师@何戈

这是大冶铁矿的东露天采场,经过数十年大规模开采,其产铁能力逐渐下滑。但它并没有被就此荒废,而是以国家矿山公园的名义重新与世人见面。

这些老矿坑、老厂房如同一张张穿越时间的老照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后来的人们,那段热火朝天的岁月。

48.下陆钢铁厂遗址,摄影师@胡海清

纵然机器不再轰鸣,纵然墙面锈迹斑斑,但这些沉睡在山河之间的庞然大物,早已融入了山河的底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49.黄石市主要工业遗址分布,制图@王朝阳&陈睿婷/星球研究所

5. 尾声

20世纪80年代,黄石大冶铁矿的矿山附近,一片刺槐林在初夏来临前开出了第一树花。此后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随风摇曳的绿树白花越来越多,直至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这并非黄石人偏爱槐花,而是只有刺槐等少数植物才能在此生根发芽,因为在这片土地下是一座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相当于50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50.黄石刺槐开花,这里也是亚洲规模第一的硬岩复垦基地,摄影师@张克俭

自近代大规模开采以来,大冶铁矿共产出矿石1.4亿多吨,不仅生生将一座山头挖成“天坑”,同时排弃的废石也接近4亿吨。它们被堆积在山脚下,长年累月便形成了巨大的废石场,这些以大理岩、闪长岩为主的废石质地坚硬、保水性差,令堆积区几乎寸草不生。人们经过近30年的复垦,才终于创造了“石山开花”的奇迹。

花开花落间,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也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在一波浪潮来临时,一个城市可以成就一个时代,待到浪潮过去,它的某些使命也终将告一段落。

51.时代的惊雷,总会无声地到来,下图为电光下的黄石,摄影师@何戈

但对这座城来说,这并没有什么。

过去的苦难也好、辉煌也罢,总会在奔腾的时间长河中变得云淡风轻。

而在未来,如何穿越过去的苦难与辉煌,迎来下一个春天,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力量。

52.对于黄石来说,《小燕子》不是过往,而是生活;下图拍摄于黄石阳新县富水水库防护林,摄影师@林刚

全文完,感谢阅读。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想了解一个你从未遇见的中国?

欢迎点击由人民网、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和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的,

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让我们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创作团队:

  • 编辑:李张子薇
  • 图片:任炳旭
    设计:陈睿婷
  • 地图:王朝阳
  • 审校:王朝阳& @云舞空城

本文的创作获得湖北东楚晚报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黄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黄石市志》.中华书局.2001
  2. 湖北省统计局.黄石市统计年鉴.2018
  3. 刘平.张之洞传.《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4. 盛承懋.《盛宣怀与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5. 李先福等.《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地质矿产遗迹特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6. 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出版社.1999
  7. 湖北省湖泊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湖泊志》.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于 2019-11-13 22:56

题主已经在黄石生活一年多,想必对这城市有了一定的熟悉与了解,不知题主印象是否与我局文章 湖北老二的悲歌 | 地球知识局 对黄石的分析差不多呢?

欢迎关注我局微信公众号我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湖北老二的悲歌 |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344-湖北黄石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 / 编辑:孙绿 / 校稿:猫斯图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东端,有这样一座曾经赫赫有名、而今亟待振兴的城市。这里曾是《磁湖安流亭》诗中“华阁相辉”的繁荣之处、这里有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这里是中国三千年矿冶古都,这里便是湖北省黄石市。


图为黄石磁湖

跨过港区便是长江


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枯竭、全球冶金制品市场的价格波动,黄石坐了几十年的湖北“老二”的交椅也被迫让出。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湖北黄石。



一湖如碧镶黄石

白浪粼粼逸趣兴


从湖北鄂州沿长江直下,至江西九江瑞昌,这条一百多公里的地带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的铜矿、铁矿、煤炭等资源,中国古代四大铜镜铸造中心之一鄂州、三千年矿冶古都黄石(大冶)、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矿冶遗址瑞昌铜陵铜矿等均分布于此,因此称之为“冶金走廊”。


“冶金走廊”与周边


黄石就位于这条冶金走廊的中间地带。作为走廊中资源最富集、种类最多样的城市,黄石在古代和近现代冶金工业发展中无疑是冶金走廊中的明珠。


在黄石大冶的铜绿山上,有一种野花叫铜草花。商周时期的先民在没有先进的勘矿技术情况下,逐渐发现了铜草花与铜矿间的微妙联系,用这个天然寻矿“路标”发现了铜绿山上的矿石。黄石三千年矿冶古都的历史也由此拉开帷幕。


铜绿山


铜绿山矿周围被考古发掘出的五里界城、鄂王城、草王嘴城三座古城,正是当时为了管理黄石大冶地区铜矿的采冶而修筑的城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黄石地区的铜矿、铁矿冶炼一直是封建国家的武器和货币的重要铸造地之一。


立国于长江中游的楚人,对于黄石地区的铜矿资源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而有了楚庄王面对周王室使者时,“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的豪言,这底气便来自黄石地区丰富的铜矿资源。


强盛时期的楚国


后来铜绿山古铜矿一流的采矿冶炼技术被成功嫁接到炼铁上,三国时鼎足天下的吴王孙权、唐末农民起义中转战南北的枭雄黄巢都曾在此铸造剑戟,隋炀帝更曾在黄石铁山置炉铸造钱币。


可以说黄石大冶就是古代中国的金属之都。


五铢白钱—隋



西塞山前水似蓝

乱云如絮满澄潭


明嘉靖年间,黄石地区的煤炭资源被发现,和铜矿铁矿一起构成了黄石的矿产底蕴。

明末清初,黄石还成为了武汉至九江间唯一的港口,因港口矶石“石色黄”,故名黄石港。


沿长江分布的黄石港

左侧水域即为“黄石磁湖”


湖北省因其通达四方的战略位置、便利的交通和丰饶的物产,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的要地和腹心之一。黄石地区既有矿产又有港口,自然是整个湖北的重地,开发潜力巨大。


湖北、江西、安徽沿江城市

(徽京好像乱入了)

(可横屏观看)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作为清末洋务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他指出要“开辟利源”、“用己之铁”,上任后他经过一番勘察,确定了“采铁山之铁,炼中国之钢”的决心。


1890年,张之洞开始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生产,成为我国近代第一座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晚清大冶(黄石)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从此,黄石地区的近代重工业开启了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


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

虽然相距颇远,却能以水路连接

(萍乡虽属江西,却离长沙更近)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黄石的发展打下了殷实的“家底”,目前,黄石已发现矿产76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7种,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


新中国的大冶(黄石)


建国后,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的华新水泥厂、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省黄石煤炭矿务局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建立,成为黄石乃至全省工业的脊梁。


新中国的大冶(黄石)X2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更是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一度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光环中大放异彩,一路抒写着‘黄老二’的辉煌。历史最高时期,黄石采掘业及其加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62%,整体经济实力仅次于武汉,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但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改革越发深入,黄石原有的矿业生产实力开始显现出短板。面对全球能源市场、钢材市场和有色金属市场的低迷,在资源逐渐枯竭的背景下,矿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在减弱。


面对省内宜昌、襄阳等市的迅猛发展,黄石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湖北“老二”的交椅,甚至陷入了经济困境。2016年,黄石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在整个湖北省都居于中下游水平,曾经被黄石鄙夷几十年的下游江西九江也在GDP总量上大大超越了黄石。


夹在九江与强大的武汉之间

且不论与更加下游的地方比较

(可横屏观看)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黄石的发展困境除了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相似的产业结构落后、传统工矿企业效益下滑等因素外,还有自身地缘方面的突出困扰。


首先是现今鄂东城市格局制约了黄石发展的外部空间。


鄂东诸城


建国以来,鄂东的地区行政区划经过数度调整,最终形成了今天黄石、鄂州和黄冈三个地级市。但是三个地级市的中心城区距离太近:黄冈和鄂州隔江相望,黄石与鄂州相隔也才20多公里。


这里很拥挤


黄石主城之一的黄石港区已经延伸至了黄石、鄂州两市交界的花湖镇,而再向北发展就到了人家的地界,这对大型企业的空间拓展造成了阻碍。


鄂州的手臂很长...


其次是黄石内部的与大冶市的整合困难又限制了黄石的内部发展空间。


黄石地区历史上一直延续着大冶县制。日军侵华后,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


1945年日本投降后,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1950年8月,成立省辖黄石市。1959年,大冶县开始划归黄石市。1995年大冶撤县设市(县级)后仍由黄石市代管,这才发轫了黄石管辖大冶的历史。


黄石市在当代城市发展中一直力图将大冶市撤市设区成为自己的市辖区,从而能够全面统筹地区资源。但是地名历史更为悠久,且作为湖北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市的大冶市,出于自身发展被撤市设区后边缘化、从属化的忧虑,一直反对黄石对大冶撤市设区。


帮大家理清思路


因这一矛盾还激发过群体性事件,以至于黄石对大冶的撤市设区一直没能实现。最后的妥协是,大冶将其境内的金山街道交由黄石市开发区管辖。但是这离黄石全面整合大冶的目标还有些距离。


最后是武汉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其他的城市的虹吸作用显著。


黄石想要的就是摆脱“矿坑深一层、资源少一点”的低附加值的资源依赖性工业。但是湖北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高附加值、高产能企业或设备又都布局武汉,留给黄石的,只有原始的开采粗加工或高污染的落后产能。


因采矿和冶炼造成的环境恶化进一步给黄石引进高新产业带来障碍。


在黄石有很多


黄石目前针对自身发展困局,寻求突破的方式也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雷同,主要是围绕产业提升价值链、产品迈向中高端,着力振兴制造业,以及发展金融业、旅游业、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等。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美国也有一个黄石


黄石目前的经济崛起的突破方式虽然找准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规律,但还是难以破除地缘空间带来的限制。黄石目前所培育壮大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引进难度不小,实际落户的产业仍多是武汉此类的产业的附属。黄石另一主推的新港多式联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也面临着武汉港及其新港的激烈竞争。


有的城市很大

有的城市很小


向东看,长江下游安徽省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或许能给湖北省鄂东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11年,安徽省撤销了地级巢湖市,安徽省第二大城市芜湖由此获得了长江对岸的无为县、和县沈巷镇;2015年,还做出了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入铜陵市等行政区划调整。


这些调整做大了区域中心城市,破除了长江对一些城市发展的空间限制和阻隔,对于省内经济格局的平衡作用和意义已经开始得到体现。


安徽沿江诸城


也许黄石的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当地人民的埋头苦干和另辟蹊径,还需要湖北省对省域内经济势力布局的优化统筹。无论是融城聚力还是百花齐放,都好过现今僵持的格局。


无论是钟楼老街间晨练的老人,还是厂矿里挥汗如雨的工人,亦或是磁湖畔高校中的年轻人,每一个出生、驻足在这里的人们,提起黄石时,不应只是对过去历史的自豪和对今天现实的哀叹,还应看到一个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END

更多信息,关注我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回复“湖北”两字就能看到

发布于 2017-11-27 16:18

湖北师范大学,坐拥青山湖和长江边上,是快山水相已存的好地。不过学校的风景不是只用来玩的,

湖师考研风气很好,每年都有几个清华北大的研究生,省内几所985不在话下。

愿你能够惟精惟一,又走好自己的路,不负此生。

发布于 2018-10-28 18:30

看了许多回答,批评的居多,估计很多人都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本身日子没什么变化,以为这座城市也是一样的不思进取。

但以我的观点,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将黄石与武汉比,那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与玄冥二老相比,那当然也是略有不如,主要输在人口规模上。但黄石这些年仍然取得较大进步,形势喜人。

讲进步之前,当然要先提困难,重矿工业的衰竭和下滑给黄石带来很大包袱,黄石也不是省里重点支持的城市,没政策,没资源,一切要先推倒再重来了,这比白纸画画还要艰难。另一个困难是地理的限制,虽然磁湖、黄荆山等塑造了山水园林之城,但无疑给城市建设造成了地理障碍。

可是黄石二十年来都在不停的与这些困难做斗争,成绩也比较显著。

以PCB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经悄然成型,号称全国第三大PCB产业基地,引进了闻泰科技、诺德铜业等百亿级大项目。大冶特钢达成千亿市值,和闻泰科技一起,共两家千亿市值企业,在湖北省排第一名(武汉为零)。

城市建设穿山跨湖,重点开发大冶湖畔,与大冶融城,城市骨架远远越过省内同等城市,俨然一幅大城市蓝图。有兴趣的可以打开地图,仔细对比一下其它省内城市。

黄石新港规模宏大,带动全市进出口总值长期位居省内第二位。

花湖机场的建成又带来新的机遇,按照黄石市规划,将在靠近武汉新城的区域重点布局临空、物流等产业,进一步拉大黄石产业骨架。

总结一下,这些年黄石很不容易,没有陷在资源衰竭的大坑里一蹶不振,反而白手攀爬,亮点多多。希望各位还在黄石的乡亲们不要一叶障目、妄自菲薄,尤其要抓住花湖机场的大机遇,奋发向上,强市富己。

编辑于 2023-09-10 22:58

在黄石生活了二十年。感觉黄石的老人和小孩特别多,从年龄分布来说,属于衰退型年龄结构。可能是很多年轻人在外地读书然后留在外地工作(例如武汉、广州等城市)。我本人也是想未来去武汉谋发展的。

为什么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留在黄石呢?可能黄石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那么发达,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才刚刚起步。年轻人嘛,很多都想出去闯荡,如果能在一线城市站住脚,也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年龄结构和人才流失,黄石的经济发展相对于湖北省其他市可能会差一点(当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黄石的经济可以在湖北排前五,那时候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是这也奠定了黄石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基础。

黄石的风景比较好,青山环绕,湖水相伴。市政府在团城山,下属好几个区、县、市。我是在西塞山区生活了13年,在黄石港区生活了3年(因为读书断断续续),在团城山那边的新区生活了3年,因为在那里读书。不论在哪个区,我感觉风景都不错,尤其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湖边走走,别有一番风味。下面摆几张风景图(像素挺渣)

这是在桂花广场附近的磁湖边散步拍的。这是个游船,每天晚上可以买票上船环湖观光。

这是在情人路,每天晚上很多人散步

依旧是在磁湖边,哈哈,我基本都在磁湖边散步。总体风景蛮好的,各种树木,各种花卉,都夹杂着有一些。小时候经常去团城山公园和澄月岛玩,那里的自然风景也很不错。附近还有一个儿童公园,历史挺久了,以前那里还有动物园后来没有了。好像最近在修建,有个摩天轮 。

除了风景,还有一些美食。黄石有土豆片(每次回来必吃)、卡乐卡奶茶(回来必喝)

在这个慢节奏的城市,生活了这么久,但是感觉还是很舒适。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吧。如果想来感受慢节奏的生活,也可以来黄石游玩,哈哈,可能没有特别震撼你的景观(不过铁山公园的亚洲天坑还是挺震撼人的)。但是会有很多美好待你发现。

发布于 2020-05-04 13:36

(2018·黄石)新中国成立后,黄石这个老工业基地也焕发了青春,日益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曾两次亲临黄石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毛泽东。

发布于 2019-12-15 14:03

湖北师范大学非常好啊,湖北省内排第二的师范院校,就比华中师大稍微差一点,很不错的!

发布于 2018-02-04 18:07

楼上给黄石介绍的那么详细完美,作为一名大冶人也觉得佩服。可能确实如今的发展没有大城市那么好,但是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处啊,麻雀儿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这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比较老的建筑,小雷山风景区景色迷人,雷峰塔可以俯瞰全貌,早前更有娃娃鱼出现。国家级矿山公园也能让你大开眼界,门口竖立的一人高的孔雀石还能触摸,不比那些只能锁在柜子里的差。而且,小城区的小吃很丰富,各种铜绿山炒粉,米线,土豆片已经是黄石人的最爱,即便到了武汉也不一定能吃到的美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炒粉,土豆片是大冶一绝。即使求学工作在外也是念念不忘~

发布于 2018-08-18 12:10

先声明本人黄冶混血 经常俩边跑

看了一些回答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不请自来。

1.首先谈学校,

湖师(听说还是本二,貌似有本一的专业)专业性来讲的确不如华师那些高校(但哥们,如果你分数能够上华师来湖师干啥,有些为了黑而黑的人就是搞笑)

再来谈就业,黄石附近的小城市初高中几乎都是以湖师老师为主,当然,重高的老师几乎都是华师毕业,(再次强调华师就是比湖师高了几个档次)

学校环境不错 。

2.黄石人

黄石人,不凶,不凶,不凶(有人觉得黄石方言凶,这我冒得法子,听习惯就好了,一直想把武汉人,大冶人,黄石人搞一坨吵一架,比出哪个最凶)

请不要以一概全,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品行来概括所有人。

今天有只猫抓了我,得出结论,猫是世界上最恶心的东西。这有逻辑关系吗?每个地方都有好人每个地方都有坏人。

可能是我带了主观滤镜,目前还没在黄石遇见路人不友好事件,基本有事求陌生人都会帮忙。

3.黄石这个城市

肯定远不如中部枢纽武汉,

但比起武汉我更喜欢黄石,

黄石生活节奏很慢,是真的很慢,无论何时你都会觉得这里人很悠闲。

还是个山城,青山绿水。这个城市很适合我这种无上进心且贪图稳定的人。

黄石就像个大型养老院。


回答果然有大冶人和黄石人互掐,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黄石好了大冶才能好,同理大冶好了黄石才能好,吵来吵去,没必要。

话说我一直不理解大冶和黄石的关系,还是今年疫情期间看确诊分布才发现,原来大冶是附属黄石...

编辑于 2020-06-02 01:55

在黄石读大学

①黄石方言听起来很凶,当地人说话声音又大,感觉跟吵架一样,但是黄石本地的同学说普通话如果有点黄石口音又感觉很有意思

②不堵车,空气好,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就这一点我就不后悔在黄石读大学

③学校风景好,背靠青龙山,旁边就是磁湖,风景超好,心旷神怡

④从学校去市中心的路风景特别好

⑤黄石好小,没什么玩的

⑥黄石的山很矮,很适合小伙伴们一起爬,因为不会太累就不会太多负能量


磁湖真的好好看!

发布于 2018-12-12 21:40

带着主观感情来说,黄石真的是个不错的地方,一下子肯定写不完她的美好与不美好的,所以我会多来几次慢慢写。

其实严格来说,我不算一个完整的黄石人,我对湖北黄石和湖北孝感有着同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生我养我的土地的同样炙热的感恩与热爱。

由于在此读书工作,我家上一辈从鄂东北孝感的大别山里走出来,在这个当时被称为“黄老二”的湖北第二大城市定居,因为属于职工家属的原因,二十多年前我出生在市中心的三医院,并在这家医院的附属幼儿园度过了我的学前生涯,当时是爸爸骑车带我上学放学,除了我们班那帮闹腾的同学(我也一样闹腾),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路过八卦嘴时工业重载火车经过的警铃声和每天午睡时不远的江面上传来的汽笛声。那时的黄石还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城市,冶钢集团、华新水泥、有色集团等等都在国内颇有名气,也曾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但那时所有的中国工业城市都面临着自“工业革命”以来始终存在这的那个问题——环境污染,同样地,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给黄石带来的除了出众的GDP和“黄老二”的荣耀,还有无法逃避的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空气问题,因此,那时的黄石还有另外一个不太光辉的别号——“光灰城市”。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逛街,如果预计出去的时间比较长,就会给我带个小墨镜避免眼睛粘上太多灰。但好在后来黄石摘掉了这个不太雅的名号,应该是06年前后,记得当时我们本地的《东楚晚报》用了两个版面进行全面报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未完待续......

编辑于 2020-05-08 08:50

我是黄石人,今天突然看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比较早,不过还是忍不住答两句。实话实说,黄石作为一座小城市,还是比较宜人的,而且这里的人也比较友好,没有那么强的排外性,治安什么都都挺好。不过要说发展前景,那确实不太好,地缘不好,武汉太强了,而且就在隔壁,一切好的资源都被吸走了,留给黄石的,真没啥了。
我看了题主的情况,所以忍不住想说说我自己,我在三峡大学读书……刚好反过来

编辑于 2020-06-23 13:21

黄石已经够呛,我大阳新全然无望?

发布于 2018-12-15 14:27

我是大冶人。大冶人勤劳且有有头脑。矿产,古建,房地产等一批行业造就一大批亿万富豪,保守估计,大冶籍资产过亿的老板超过200人。而黄石都是一些工薪阶层,黄石籍资产过亿的老板找不出20位。这就行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冶黄石两地人相互瞧不起对方,黄石人嫉妒大冶人相对比他们有钱,总爱贬低大冶人素质低。大冶人觉得黄石人智商低,就是一个穷命。其实黄石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土著黄石人没有几个。现在黄石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五六十年代,黄石地区国营企业在外地招过来的职工在黄石落户的。还有一点是黄石话,其实纯正黄石方言就是大冶话,黄石话的形成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招到黄石的那批外来职工不会讲黄石话(也就是大冶话),然后这批人又不会讲普通话,就形成了一种各地职工用各地的方言学着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黄石话。

发布于 2018-12-21 11:48

作为一个毕业于湖师的黄石人,真诚的劝你不要去,黄石好多新疆小偷,学校周边很多小偷跟你一个点起来的。在湖师上学的时候曾半夜有小偷潜入我们宿舍。简言之城市管理差的一逼。另这几年走南闯北后发现黄石经济是真落后,大学不比高中初中,大学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能提供给你的资源,即便湖师校风好,然并卵。湖师要搞起来还是要挪个地儿啊,挪武汉去啊,最新的全国城市排名湖师大的排名(综合学校教学情况和各方面资源的新评判标准)远不如地处武汉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你信么。。。话说我看到那个排名心里也拔凉拔凉的。所以你宁可去武汉上个二本都别来黄石。

编辑于 2018-03-25 22:43